目前分類:攝影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 Dr.陶
20060707  16:33:21發表於DCview
 
 
1. 如何去背而分離出主體,是學習photoshop的基本功,特別是髮絲的去背和上述的帽簷的髮絲狀去背,是去背中最複雜困難的一項,去背的方式非常的多,可以用魔術棒、筆刷工具、筆型工具、顏色選取、擷取、套索、圖層混合……..和色頻,我要說明的特別是Alpha channel色頻,複雜的去背分離技術就要靠它完成,遺憾的是國內寫的PHOTOSHOP書籍,幾乎全數對於Alpha channel色頻不是不清不楚,要不然就是輕描淡寫,甚至不知所云,我感覺作者似乎並不太懂這個厲害武器,國內寫的PHOTOSHOP好像只能當簡單的工具書,只是作為查詢功能用。通常Alpha channel寫得好的書籍,幾乎都是國外的PHOTOSHOP書籍,要搞懂這個東西,除了本身就要有一定的PHOTOSHOP底子之外,還要很努力的建議邏輯和立體觀念,你可能想像中很容易,但是我建議你要實際做一次,你就知道箇中牽涉到非常多的細節,並不容易,在此我無法詳細解釋Alpha channel色頻,真要寫出來,可能要寫半本書。而且去背除了我上述講的方法,我所知道的還有至少十多種方法,總而言之,PHOTOSHOP實在是個非常厲害的繪圖軟體,我覺得我大概只能運用出來PHOTOSHOP的10%而已。

 


2. PHOTOSHOP像是給你一堆工具,一般人可能只是知道粗淺的對比、飽和度、銳利化之類的東西,簡單執行幾個指令,實際上更複雜的圖層混合技術….等等功能,可能就無法組合搭配使用,也不知道怎麼搭配使用,我因為過去是雜誌的總編輯,成天和專業美編討論PHOTOSHOP,所以知道的會比大家多一點,算算我學PHOTOSHOP至少也有五、六年以上,我還是要重複那一句話,學習過程中,經常是學習挫折再學習再挫折再再學習……,PS書本經常是看了一段後,遇到攔路虎只好停下來沉澱,過一段時間後,再拾起來書本再讀,當你越懂,越覺得PHOTOSHOP的深奧,你似乎永遠摸不透到底還有多少東西是你所不知道的,不得不佩服寫這個軟體的工程師。
 

3. 上述裡面我用到調整圖層的「負片效果」,也用到混合圖層的「線性加深」功能,和筆刷的「覆蓋」模式,你可能要問我怎麼知道在這個時候用上這三種功能?你會很疑惑爲什麼你不知道?甚至懷疑遇到其他的修圖該怎麼找出來這些特異功能?其實經驗多了,試驗多了,慢慢就會摸索出來的,我還是強調,去背方法眾多,上述只是我寫的一種方式而已,你不見得一定要完全照做,也可以自己摸索一番,樂趣就在其中,事實上,同一張圖,我今天做了一次,昨天也做了一次,有趣的是兩天我用的方法都不同,殊途同歸,所憑的是一種感覺,一種經驗,只要掌握住基本的原理,你就可以做出來。我很強調掌握基本的原理,有些人學習PHOTOSHOP以為一定要背一堆的指令才會,其實那是錯誤觀念,我經常對指令記不住,也懶得記住,我也是邊用邊查詢。真正要弄通的是原理、是觀念,不是指令。
 

4. 上述的技術,你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用處,甚是書上對很多特別的但是你看似不太用得到的技巧,感覺似乎沒必要學習,我勸你不要這樣想,真正的不是學習如何去背,而是在其中了解到很多PHOTOSHOP的種種知識,日後在修圖上會更上一層樓。國內的攝影網站對學習後製的風氣我覺得不是很盛,似乎也不太重視,討論的也不夠多,也遠遠落後於國外的攝影網站(國外有專門玩攝影後製的網站),我想可能是因為PHOTOSHOP不是那麼平易近人有關,讓大家很難上手,結果頂多只用到色階、對比、飽和度之類的簡易功能,不過,沒關係,只要能跨出去,你就有成功的機會。畢竟已經進入數位的時代,後製對一件作品的好壞,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這就像過去膠片唱片,剛開始還是有人抗拒數位光碟,但是那是潮流,如今大概要找到膠片唱片,已經很難了。
 

5. 我建議學習PHOTOSHOP一定要學會圖層、遮色片、範圍選取、色頻四個部分。其中色頻要放在最後學。這四樣是PHOTOSHOP的核心基礎,也是它的主幹,只有真的學會這四樣核心觀念,其他的PHOTOSHOP工具才能逐漸上手,才能真正發揮的出來,要不然會的都只是皮毛,怎麼用都覺得像是撞牆一樣不上手。
 

6. 最後期望能掀起國內攝影網站學習PHOTOSAHOP的熱潮,來!大家來玩玩PHOTOSHOP吧。
 
 
(作者專業且無私的態度更為值得學習!)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06年5月22日

Nikon D50 + AF Nikkor 50mm F1.8  入手

首度進入DSLR領域,特此文紀錄。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臺灣的自然環境提供攝影豐富的題材,讓喜愛自然攝影者領略其豐富度與挑戰性,尤其是高海拔山區,遺世獨立的拍攝工作,當然是無法單天往返,回到舒適的家與溫暖的被窩,回家,只是放下背囊與重新整裝再出發的地方。這不是一種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一種工作即是生活的職場。

 

  山岳攝影者要不斷加強自己的野外能力,逐步延長野外生活時間,如果高山攝影者的野外能力弱,那就只有合歡山山區與南橫的關山嶺山、塔關山等少數的山區能以車代步進行拍攝,無法盡情的悠遊於臺灣屋脊。高山攝影最大的挑戰是一般人難以親近,攝影者無法利用各種文明產物的交通工具,穿梭於崇山峻嶺,它必須依賴人類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腳」,即使自行開車前往,我都會說這是錯誤的決定,因為攝影者可能從甲地入山,從乙地下山,兩地間隔經常相當遠,即使原地往返,也會有車輛停放過久,很難發動,甚至出現無法發動的糗事,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大眾交通工具與當地的交通工具代替自行開車,經常有朋友嘲笑我不知活在那一個世代,因為我是一個既無汽車駕照,更無摩托車駕照,偶而生活於臺北都會叢林的人。

 

  不論是何種題材的自然攝影,攝影者空有豐富的攝影技術是無法精確掌握自然環境的瞬息萬變,他必須是自然觀察者,否則野外攝影過程經常會出現遲一步或是錯過美景的機率都很高,這是攝影者對環境不熟悉的關係,隨著對高山的長期關注,經過一連串的挑戰與挫折,才能抓住天時與地利,捕捉最關鍵畫面。

 

  高山攝影是一條漫長而崎嶇的獨行路,千山獨行,花香伴孤影,有時也會質問自己幹嘛這裡,興趣支持一切,一切辛苦在所不惜。山區拍攝期間,多數時間都是在等待,等待自然環境的最佳拍攝條件,最大的關鍵是等待合適的光線,或許啥都沒拍到,但是依然要耐心等待,最長的記錄是持續30天的雨雪混合的惡劣天候,沒拍到一張畫面。等待期間也是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攝影者緊密地與自然環境的契合,融入自然環境才能對當地環境充分認知,期待可以看到最佳的畫面。

 

  自然觀察是一種理性認知與視覺感應間的彼此互動,用心智閱讀一本自然書,即肉眼即心眼,因為「看見」無可避免地是一種匯集主觀的形式與想像的動作,免不了牽涉個人經驗的方法,因此「看見」的結果,絕不可能只是一種以客觀判斷為準事實,而是由心靈視野所衍生出來的事實或影像,經過多年廣泛而有系統的觀察與詮釋,才能建立一套自己特有的風格。

 

  攝影如同其它的繪畫創作一樣,都是以圖像思考的模式,利用圖像表達作者的感情。當攝影者按下快門是要把影像實體的視覺形像投射到膠卷,透過攝影者的選取、塑造與組織原始題材的能力,將被攝體呈現最精緻的一面。影像的呈像過程相當快速,如果攝影者忽略觀察的重要性,僅是急速地累加拍攝題材畫面數量,常會導至忽略拍攝題材最美的一面。

 

  如果攀登行程安排過於緊湊,會讓人的視野變窄 ,山區生活只會關心等一下要在那邊休息、選擇下一個宿營地好壞、擔心水源是否穩定……等野外生活細節,造成無法專注留意周遭自然環境變化,所以高山攝影行程考量,都需要比一般純登山行程多一倍以上的時間。

 

  在現實的壓力下,創作的過程是一種孤獨與奚落 ,創作者追趕稍縱即逝的光陰,有所捨得才能成大器,這也是讓我一再登高山不覺累苦的原因,必竟這種攝影領域不是以人的生活作息為準則,必須以山區的季節變化與生物的生活史為依據,決定拍攝的行程。 當然觀賞者都是期待更好更精緻的畫面,攝影者惟有不斷的尋求自我突破,透過瞭解、解讀與包容多元性的審美主張,無需一昧的排斥或吸收,人一旦對事物有了固定的價值判斷,就會變得僵化而不知變通。


  高山攝影過程是攝影者必須花時間去觀察,敞開心胸,耐心去傾聽自然有啥要說。

 
文/ 老山羊 

http://goat.network.com.tw/goat/Photo/show-d.asp?iNo=316&pageNo=1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應邀前往社區大學演講,輪到聽眾提問的時候,一個年紀約10歲的小男孩,似是跟隨著媽媽一起來聽這個數位攝影有關的演講題目。第一個舉手的他隨性地一個問題:『老師!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片可以有多大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蠻難用三言兩語回答得出來;但幸好我腦筋動得快,馬上接著說:『當然就跟你可愛的臉蛋一樣大囉!』,有趣的回答抱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和大笑。不過,我的背脊早已是一陣冷汗...

        究竟現今最大的數位照片該有多大呢?翻遍金式世界記錄似乎也沒有肯定的答案。仔細想向一下,相機大小應該不是問題,儘管現在的數位相機越來越迷你了,但是畫素不斷的提高,拍出的照片當然也就越來越大;鏡頭該是關鍵嗎?要拍得大照片,大鏡頭當然也是必須品;不過,如果天文台的大口徑天文望遠鏡都能作得如此精細,那麼以現在的光學技術,製作大相機與大鏡頭也應該不是問題!那麼最終的關鍵應該就在 CCD 感光原件身上了。

      順手拿起 Canon 最新發表的全片幅 DSLR EOS 5D畫素高達一千三百萬(有效畫素為 一千兩百八十萬,約可拍攝解析度 4368 x 2912 的數位照片),以135規格來說這個畫素是目前商業量產的極限了;若再拿哈蘇 H2D 來比較,數位中片幅有高達 2千2百萬畫素的解析度,135DSLR 可是小巫見大巫了。但話也別說太滿,今年10月20日 Kodak 發表了三千九百萬畫素新 KAF-39000 CCD(http://www.kodak.com/global/en/digital/ccd/products/fullframe/KAF-39000/specifications.jhtml ),這代表著數位中片幅下一個世代將朝向四千萬畫素邁進。但如果現在想要一張以億、甚至是十億(1000 MegaPixel)為單位的照片,這樣的要求似乎遠遠超過了當代的電子技術。

      巧合的是就在我思索這個問題解答的同時,陸陸續續收到一些網路的好友寄來屬名『 40_億像素相機樣張』的 E-mail,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開一探究竟。簡單的說,『Gigapxl Project』是美國 NASA 旗下的一個獨立研究計畫,旨在打造現今技術下最大的數位相片。該計畫從2000年9月26日展開,預計以五年的時間製作出一張十億畫素堪用數位相片。計畫由 Graham Flint 與 Catherine Aves 負責(見上圖,摘錄自 Gigapxl Project 網站);Graham Flint 具有物理背景,很快地就認識到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根據他的計算,即使數位相機畫素以摩爾定律每季成倍數成長(2000年秋季成熟的數位相機約在320萬畫素前後);五年之後發展到千萬畫素,再過五年或可以達到『億』的規模,但若以十億為目標,即使沒有意外也大概要20~25年的時光。

Graham Flint 很快地就發現短時間期待實驗室作出超大畫素CCD或CMOS是不切實際。而共同伙伴 Catherine Aves 則想出了一個折衷卻又不失為可行的解決方法 - 『回歸底片』!(這個想法可能讓近年來飽受數位影像壓迫的傳統攝影者歡呼雀躍),著眼於底片的價廉物美且兌換為數位畫素極高,讓這個計畫可以將有限於經費集中於影像掃描器、特製相機、鏡頭和快門這四者的製作。由於初始的經費有限,Gigapxl Project 必須竭盡所能地選用市場上可以取得之材料來設計產品。然而考量制式的大型相機為10X12吋,於是他們想擴張更大更廣廣的視覺,特別是希望以超廣角效果帶給大眾完全不一樣的視覺觀感,或許更能說服納稅人支持後續的計畫。因此,他們打造了 9X18吋超廣角相機與特製鏡頭快門,並於2003年5月完成世界首張10億畫素的數位相片!

        他們成功的原因不僅在於設計簡單方便,更重要的是一套有效率的照片製作方法,從底片、沖洗、掃瞄到轉製成超大解析度的數位相片或燒錄成DVD;不僅大大的節省了開發成本,照片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當然這之中他們也遇到了不少難題,例如從如何克服大氣擾動對超廣角的取景的影響到機身的重量影響拍照的穩定性等等,透過他們不斷反覆思索和克服終於完成這項創舉;他們不僅註冊了 Gigapxl 的專利和商標,這兩位設計師帶著這部可以出產40億畫素數位照片的相機周遊列『國』,拍下數以百計的驚人照片,這些照片部分公佈在(http://www.gigapxl.org/gallery.htm )之中。
 
      令人好奇的是40億畫素的數位照片究竟有多大?以解析度來計算40億可以換算出 88,000 x 44,000,以300dpi 來沖洗的話約為 20X50呎的照片,單以這種尺寸的數位照片,一張數位照片所需的記憶容量就有24GB之多!假設你站在101大樓一樓向上拍照,在這種解析度下大約可以看到坐在最頂樓男人手上報紙的黑字內文。

       但這還只是開始!透過網路的傳播 Gigapxl 超大數位照片已經引起美國大眾廣泛的興趣,許多人爭相觀賞在公共空間展出的 Gigapxl? 作品,連N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視新聞也加入採訪的行列。獲得這樣熱烈成功地迴響,更激勵了負責提供數位影像掃描器引擎 Leica Geosystems (設計訂製 DSW500 影像掃描器之公司),不斷強化升級掃瞄配備。在2004年中期他們已經可以掃瞄出 29億畫素照片的機器;2004年底他們更進一步將掃瞄線性 CCD 推至 5 micron 密度,製作出將近 41.8億畫素的數位照片!下一步他們將嘗試挑戰60億畫素的數位相片,讓 CCD 更進一步推向 4micron 的極致境界,或許有這麼一天他們也會帶著這項技術來到台灣讓大家欣賞無與倫比,史上最大的數位照片。

 
  文:ANAN  /轉錄於手札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生命不外乎是個過程,一個成長的過程
當我們深入記憶的軌跡
結果發現什麼都沒有
留下的只是生命的演變及片段的紀錄。
 
所有的思緒念頭,像一部錄影機
記錄著生活的片段
走走停停、來來去去
這些記憶,隨著生活歷練而產生不同解讀
也因為不同的領悟不斷地更新、替換。
 
生命的蛻變,就在這些反覆交錯中發生。
 
相片紀錄了攝影者受週遭環境的感動,
以及內在的生命力。
透過有形的紀錄,走訪無形的世界。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光圈先決模式(ISO200),約略面對夕陽方向拍攝,很明顯的在建築物的背光面一片漆黑,形成了剪影的效果,如果要讓建築物也能清楚可見,就必須拉長曝光時間。

改為快門先決模式拍攝(ISO200),曝光時間為三秒,畫面當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黑卡搖晃不佳所形成的陰影。
同樣為快門先決模式拍攝(ISO200),曝光時間為三秒,由於上半段亮部黑卡搖晃較快,使得天空(亮部區域)進光亮過多,而形成一片慘白過曝的情形,但下方建築物(暗部區域)已因拉長曝光時間而清晰可見。
修正上述兩次的缺點後,再次以快門先決模式拍攝(ISO200),曝光時間為三秒,亮部與暗部的進光量已獲得較佳的控制,天空層次與地面建築都可清楚呈現了。
 
除了使用的鏡頭不同、機身設定上的不同之外,搖晃黑卡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每台相機甚至每支鏡頭,都需要去找出其最佳的機身參數與使用設定,以利以後需要時能直接派上用場。
黑卡製作:
所需材料計有黑色厚紙板一張,以及可以剪出花邊形狀的剪刀一把。
一、先裁出一塊長方形的厚紙板,寬度要大於鏡頭的口徑,長度則建議多預留一些,以預留出手持的區域。
二、在較長的一邊以剪刀剪裁出花邊形狀。
過去我是以黑色1.44MB磁片當作替代黑卡使用,但由於尺寸較小,使用上顯得捉襟見肘,我另有位朋友以黑色皮夾替代,卻曾發生在搖晃時,把裡面的紙鈔、名片、信用卡等東西都灑了出來的記錄,因此花點小時間做一張適用的黑卡,絕對是很合算的。

至於為何要剪裁出花邊,主要是在於我們使用黑卡時,亮部區域與暗部區域的交接處,經常不是呈一直線的排列,而是有起伏的不規則形狀,透過有花邊的黑卡,看起來比較不會遮掩得那麼明顯
 
黑卡使用時機與使用方式:
當亮部區域與暗部區域的反差過大,導致暗部區域細節無法呈現時,便會形成剪影效果,如果要讓暗部區域細節明顯呈現,又不使得亮部區域過曝時,就可利用黑卡來達成此一需求。

當使用黑卡時,首先需要拉長曝光的時間,好讓暗部區域有足夠的時間來增加進光量,此時以黑卡遮蔽亮部區域(可視情況調整黑卡上下移動的速度),讓亮部區域不致有過多的進光量,待曝光結束後檢視結果,如有不理想之處再行修正。

黑卡的使用上仍有其限制,例如亮部區域與暗部區域的交接邊緣過於複雜,效果便會打些折扣,而不斷搖晃黑卡也使得手部容易酸痛,加上黑卡使用除了要累積經驗外,成功率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因此小細節需要用軟體做後製處理。

使用黑卡雖不能每次百分之百獲得滿意的效果,在底片機上的使用也無法立即予以檢視成果,不過這畢竟是一種攝影上的技法,有機會多練習一下也不錯,或許哪天有派上用場的機會也說不定喔!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重複曝光時,2 張要 -1EV,
3 張要 -1.5EV,
 4 張 -2EV,
 8 or 9 張 -3EV,
 
基本上,如果每一單張的內容都相同,
重曝N張就是把單張的正常曝光量除以N

但是實際上應該看所要重曝拍攝的情況來決定,
不同場景或不同時機的重曝,亮度必須重新考量,
比如說拍8張移動物體的連拍重曝,
主體亮度不高,背景近全黑
這時如果把曝光補償減3格就不適合了,
因為可能會得到一片黑的結果
反之如果只減1/3或1/2格,此時主體只變成稍暗
而背景就算加了兩三格的曝光還是很暗,
主體與背景還是可明顯區分
這樣的曝光補償或許是更適合的.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以前  孩提時期作的許多夢
等我懂事之後才又三番兩次來造訪我的心田
一種彷彿電影般的重溫四個季節的循環
還不是能夠反應過來時 
那樣的造訪又變成另一個很久以前了
 
開關著我的快樂
吞吐著愛情的征服感
那一段時光
謝謝妳們與我交換了妳們的靈魂
 
我明白
要相信自己的心
此後絕不會有任何僥倖
 
我對我的未來作了些什麼
我應該知道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Jul 29 Fri 2005 14:26
  • 盲拍

 

一般來講,以手代眼,不運用「垂直觀景器」,

純粹以手感及視野、角度判斷的拍攝方式,

我們將之稱為「盲拍」。

 

「盲拍」一詞,

其實僅點出了拍攝時,

眼睛沒有貼在DSLR觀景視窗上的事實,

但是並非「盲目」的拍攝。

 

經驗純熟者,

往往拍攝的成功率可以達到九成、八成以上,

甚至考慮構圖,將主體擺至井字線上,

甚至還能對完焦後,

以「手感」來改變調整構圖。

 

換言之,經驗老到的「盲拍」者,

若屬安瑟亞當斯的「預視」學派者,

還是同樣在心中完成了元素及畫面的構思。

 

要訣

 

這是如何辦到的?我簡單地歸納如下-

 

1.      1.  使用廣角鏡,對於初學者而言,

           廣角鏡有較大的視野,成功率較大,

           不至於發生主體跑出去畫面外的糗事。

 

2.  只使用特定焦段來訓練。

     例如,我固定使用 17mm 來練習,

     雖然鏡頭是 17-35mm

     但我還是將它當成定焦鏡使用。

     時間一久,就會開始對這個特定焦段在場景的視野、角度,

     有更深刻的認識。

     當你一伸手時,會有多少範圍的景物容納進來,

    也開始有了感覺。

 

3.       3.  先用中央點對焦。

            這是最保險的方法,對到焦之後,再訓練以手感改變畫面的位置。

 

4.      4.   使用大約 f/5.6 - f/11 的光圈,光圈若太大,景深越淺,挑戰越大。

  

5.   5.      訓練單手拍攝的穩定度,

               因為盲拍大多是用單手拍攝完成的,

               也可以解釋我個人為何如此介意廣角鏡的重量。

 

6.     6.     訓練對拍攝角度的敏感度。

 

7.   多練習- 無論是人像或是建築、風景,有機會就多練習。

 
 
 

k39003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